当前位置:

首页 基本知识 

手口足病的护理对策

发布时间:2014-12-04信息来源:海南省医院协会作者:null

  1、消毒隔离

 

 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,应将患儿隔离,以免引起流行蔓延。宝宝应留在家中,直到热度、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。一般需要隔离2周。

 

 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: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,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。

 

 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、流通,温度适宜。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。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,禁止吸烟,防止空气污浊,避免继发感染。

 

  2、饮食营养

 

  如果在夏季得病,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。

 

 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,多喝温开水。

 

  患儿因发热、口腔疱疹,胃口较差,不愿进食。宜给宝宝吃清淡、温性、可口、易消化、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,禁食冰冷、辛辣、咸等刺激性食物。

 

  3、口腔护理

 

 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、流涎、哭闹不眠等,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,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,对不会漱口的宝宝,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。

 

 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,或涂鱼肝油,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、维生素C,辅以超声雾化吸入,以减轻疼痛,促使糜烂早日愈合,预防细菌继发感染。

 

  4、皮疹护理

 

  宝宝衣服、被褥要清洁,衣着要舒适、柔软,经常更换。

 

  剪短宝宝的指甲,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,防止抓破皮疹。

 

 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,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,保持臀部清洁干燥。

 

 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,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.5%碘伏。

 

 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防止感染,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。

 

 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

 

  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。

 

 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,无需特殊处理,可让宝宝多喝水。

 

  体温在37.5℃~38.5℃之间的宝宝,给予散热、多喝温水、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。




十种措施

  • 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,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
  •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、替幼童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,并妥善处理污物。
  •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。
  •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
  •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。居家治疗的儿童,不要接触其他儿童,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;轻症患儿不必住院,宜居家治疗、休息,以减少交叉感染。

Copyright © 2005-2014 海南省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

电话:13322000626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俗路28号 IPC备:琼25852121-2